AdaBoost入门详解
- Boosting提升算法
- AdaBoost
- 原理理解
- 实例
- 算法流程
- 公式推导
- 面经
Boosting提升算法
AdaBoost是典型的Boosting算法,属于Boosting家族的一员。在说AdaBoost之前,先说说Boosting提升算法。Boosting算法是将“弱学习算法“提升为“强学习算法”的过程,主要思想是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”。一般来说,找到弱学习算法要相对容易一些,然后通过反复学习得到一系列弱分类器,组合这些弱分类器得到一个强分类器。Boosting算法要涉及到两个部分,加法模型和前向分步算法。加法模型就是说强分类器由一系列弱分类器线性相加而成。一般组合形式如下:
$$ F_M(x;P)=\sum_{m=1}^nβ_mh(x;a_m) $$
其中,\(h(x;a_m)\) 就是一个个的弱分类器,\(a_m\)是弱分类器学习到的最优参数,\(β_m\)就是弱学习在强分类器中所占比重,\(P\)是所有\(a_m\)和\(β_m\)的组合。这些弱分类器线性相加组成强分类器。
前向分步就是说在训练过程中,下一轮迭代产生的分类器是在上一轮的基础上训练得来的。也就是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:
$$F_m (x)=F_{m-1}(x)+ β_mh_m (x;a_m)$$
由于采用的损失函数不同,Boosting算法也因此有了不同的类型,AdaBoost就是损失函数为指数损失的Boosting算法。
AdaBoost
原理理解
基于Boosting的理解,对于AdaBoost,我们要搞清楚两点:
- 每一次迭代的弱学习\(h(x;a_m)\)有何不一样,如何学习?
- 弱分类器权值\(β_m\)如何确定?
对于第一个问题,AdaBoost改变了训练数据的权值,也就是样本的概率分布,其思想是将关注点放在被错误分类的样本上,减小上一轮被正确分类的样本权值,提高那些被错误分类的样本权值。然后,再根据所采用的一些基本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学习,比如逻辑回归。
对于第二个问题,AdaBoost采用加权多数表决的方法,加大分类误差率小的弱分类器的权重,减小分类误差率大的弱分类器的权重。这个很好理解,正确率高分得好的弱分类器在强分类器中当然应该有较大的发言权。
实例
为了加深理解,我们来举一个例子。
有如下的训练样本,我们需要构建强分类器对其进行分类。x是特征,y是标签。
序号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x | 0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
y | 1 | 1 | 1 | -1 | -1 | -1 | 1 | 1 | 1 | -1 |
令权值分布\(D_1=(w_{1,1},w_{1,2},…,w_{1,10} )\),
并假设一开始的权值分布是均匀分布:\(w_{1,i}=0.1,i=1,2,…,10\)
现在开始训练第一个弱分类器。我们发现阈值取2.5时分类误差率最低,得到弱分类器为:
$$G_1(x)=
\begin{cases}
1,& \text{x<2.5} \\
-1,& \text{x>2.5}
\end{cases}$$
当然,也可以用别的弱分类器,只要误差率最低即可。这里为了方便,用了分段函数。得到了分类误差率\(e_1=0.3\)。
第二步计算\(G_1 (x)\)在强分类器中的系数\(α_1=\frac{1}{2} log\frac{ 1-e_1}{e_1}=0.4236\),这个公式先放在这里,下面再做推导。
第三步更新样本的权值分布,用于下一轮迭代训练。由公式:
$$w_{2,i}=\frac{w_{1,i}}{z_1}exp(-α_1 y_i G_1 (x_i )),i=1,2,…,10$$
得到新的权值分布,从各0.1变成了:
$$D_2=(0.0715,0.0715,0.0715,0.0715,0.0715,0.0715,0.1666,0.1666,0.1666,0.0715)$$
可以看出,被分类正确的样本权值减小了,被错误分类的样本权值提高了。
第四步得到第一轮迭代的强分类器:
$$sign(F_1 (x))=sign(0.4236G_1 (x))$$
以此类推,经过第二轮……第N轮,迭代多次直至得到最终的强分类器。迭代范围可以自己定义,比如限定收敛阈值,分类误差率小于某一个值就停止迭代,比如限定迭代次数,迭代1000次停止。这里数据简单,在第3轮迭代时,得到强分类器:
$$sign(F_3 (x))=sign(0.4236G_1 (x)+0.6496G_2 (x)+0.7514G_3 (x))$$
的分类误差率为0,结束迭代。
\(F(x)=sign(F_3 (x))\)就是最终的强分类器。
算法流程
总结一下,得到AdaBoost的算法流程:
- 输入:训练数据集\(T=\{(x_1,y_1),(x_2,y_2),(x_N,y_N)\}\),其中,\(x_i∈X⊆R^n\),\(y_i∈Y={-1,1}\),迭代次数\(M\)
- 1. 初始化训练样本的权值分布:\(D_1=(w_{1,1},w_{1,2},…,w_{1,i}),w_{1,i}=\frac{1}{N},i=1,2,…,N\)。
- 2. 对于\(m=1,2,…,M\)
- (a) 使用具有权值分布\(D_m\)的训练数据集进行学习,得到弱分类器\(G_m (x)\)
- (b) 计算\(G_m(x)\)在训练数据集上的分类误差率:
$$e_m=\sum_{i=1}^Nw_{m,i} I(G_m (x_i )≠y_i )$$ - (c) 计算\(G_m (x)\)在强分类器中所占的权重:
$$α_m=\frac{1}{2}log \frac{1-e_m}{e_m} $$ - (d) 更新训练数据集的权值分布(这里,\(z_m\)是归一化因子,为了使样本的概率分布和为1):
$$w_{m+1,i}=\frac{w_{m,i}}{z_m}exp(-α_m y_i G_m (x_i )),i=1,2,…,10$$
$$z_m=\sum_{i=1}^Nw_{m,i}exp(-α_m y_i G_m (x_i ))$$ - 3. 得到最终分类器:
$$F(x)=sign(\sum_{i=1}^Nα_m G_m (x))$$
公式推导
现在我们来搞清楚上述公式是怎么来的。
假设已经经过\(m-1\)轮迭代,得到\(F_{m-1} (x)\),根据前向分步,我们可以得到:
$$F_m (x)=F_{m-1} (x)+α_m G_m (x)$$
我们已经知道AdaBoost是采用指数损失,由此可以得到损失函数:
$$Loss=\sum_{i=1}^Nexp(-y_i F_m (x_i ))=\sum_{i=1}^Nexp(-y_i (F_{m-1} (x_i )+α_m G_m (x_i )))$$
这时候,\(F_{m-1}(x)\)是已知的,可以作为常量移到前面去:
$$Loss=\sum_{i=1}^N\widetilde{w_{m,i}} exp(-y_i α_m G_m (x_i ))$$
其中,\(\widetilde{w_{m,i}}=exp(-y_i (F_{m-1} (x)))\) ,敲黑板!这个就是每轮迭代的样本权重!依赖于前一轮的迭代重分配。
是不是觉得还不够像?那就再化简一下:
$$\widetilde{w_{m,i}}=exp(-y_i (F_{m-1} (x_i )+α_{m-1} G_{m-1} (x_i )))=\widetilde{w_{m-1,i}} exp(-y_i α_{m-1} G_{m-1} (x_i ))$$
现在够像了吧?ok,我们继续化简Loss:
$$Loss=\sum_{y_i=G_m(x_i)}\widetilde{w_{m,i}} exp(-α_m)+\sum_{y_i≠G_m(x_i)}\widetilde{w_{m,i}} exp(α_m)$$
$$=\sum_{i=1}^N\widetilde{w_{m,i}}(\frac{\sum_{y_i=G_m(x_i)}\widetilde{w_{m,i}}}{\sum_{i=1}^N\widetilde{w_{m,i}}}exp(-α_m)+\frac{\sum_{y_i≠G_m(x_i)}\widetilde{w_{m,i}}}{\sum_{i=1}^N\widetilde{w_{m,i}}}exp(α_m))$$
公式变形之后,炒鸡激动!\(\frac{\sum_{y_i≠G_m(x_i)}\widetilde{w_{m,i}}}{\sum_{i=1}^N\widetilde{w_{m,i}}}\)这个不就是分类误差率\(e_m\)吗???!重写一下,
$$Loss=\sum_{i=1}^N\widetilde{w_{m,i}}exp(-α_m)+e_m exp(α_m))$$
Ok,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化简之后的损失函数。接下来就是求导了。
对\(α_m\)求偏导,令\(\frac{∂Loss}{∂α_m }=0\)得到:
$$α_m=\frac{1}{2}log\frac{1-e_m}{e_m} $$
真漂亮!
另外,AdaBoost的代码实战与详解请戳代码实战之AdaBoost
面经
今年8月开始找工作,参加大厂面试问到的相关问题有如下几点:
1、手推AdaBoost
2、与GBDT比较
3、AdaBoost几种基本机器学习算法哪个抗噪能力最强,哪个对重采样不敏感?
作者 [Scorpio.Lu]
2017 年 11 月 28 日
转载请注明出处!